欧美激情国产在线_亚洲熟女少妇精品_亚洲精品高清国产_视频国产精品熟女

黨員干部要回答好“三個根本問題”
  • 發(fā)布人:Apple
  • 時間:2013-10-28
  • 點擊:1303
  • 來源:辦公室

來源:人民網(wǎng)-理論頻道

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(diào),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必須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。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要求,就是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觀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、立黨為公執(zhí)政為民的執(zhí)政觀。筆者認為,提高貫徹執(zhí)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,黨員干部必須回答好為了誰依靠誰、我是誰這樣三個根本性的問題。

回答為了誰,始終牢記黨的宗旨。為了誰,這似乎不用問,為人民。但當前有些黨員干部忘記了為了誰,一心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,卻將群眾的利益拋到腦后。不忘為了誰,首先要搞清楚你是誰。一個頭腦清醒的人,應該能夠客觀認識自己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,對自我和生活有一個清晰持久的概念,共產(chǎn)黨員的身份不是與生俱來的,黨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脈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。黨成立90多年來的無數(shù)實踐充分證明:沒有人民的沃土,何來今日民族復興?把人民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,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、情為民所系、利為民所謀,就能獲得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。我們不忘為了誰,就要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。人民群眾是社會發(fā)展的力量源泉,唯有始終把他們放在心上,堅持問計于民,問需于民,拜群眾為師,才能找準發(fā)展方向不迷航。我們不忘為了誰,就要深入一線、深入群眾。只有身子下去,作風起來,真正做到知民情、解民憂、暖民心,不斷培養(yǎng)對群眾的深厚感情,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愛戴。我們不忘為了誰,就要干出為民利民的政績。人民至上從來不是一句空話。倘若本末倒置,置人民利益于不顧,熱衷于出名掛號,抓政績工程、形象工程,不愿做利長遠、見效慢的基礎性工作。長此以往,勢必敗壞風氣,妨礙發(fā)展。

回答依靠誰,始終堅持群眾路線。90多年黨的發(fā)展歷程告訴我們,來自人民、植根人民、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。解決好依靠誰的問題,關鍵是在思想上牢固確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,在工作中堅持從群眾中來、到群眾中去的根本方法。人民群眾既是物質(zhì)財富的創(chuàng)造者,也是精神財富的創(chuàng)造者。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(chuàng)精神,最大限度地激發(fā)人們的創(chuàng)造熱情,我們的工作就能獲得最廣泛的支持,就有強大的生命力。要汲取群眾智慧營養(yǎng),群眾處在實踐第一線,對事物的觀察、對情況的了解更細致、更透切、更深刻,我們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實踐創(chuàng)造作為源頭活水,從群眾中汲取智慧,不斷開闊工作視野,完善工作思路,謀劃工作、制定規(guī)劃、出臺政策,都要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,發(fā)揚民主,集思廣益。群眾是真正的英雄,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。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。為什么我們黨能夠用小米加步槍打敗武裝到牙齒的將家王朝,重要秘訣就在于我們黨生存發(fā)展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脈在人民。為什么我們能戰(zhàn)勝一次又一次的地震等自然災害,就在于我們始終相信群眾、依靠群眾。我們要實現(xiàn)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,就必須充分調(diào)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(chuàng)造性。離開了人民群眾,我們就一事無成、一無所有。

回答我是誰,始終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(lián)系?;卮鸷?/span>我是誰,關鍵要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。我們黨與人民群眾長期同甘共苦、患難與共,對黨群關系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,有許多形象生動的比喻:如舟和水的關系、血和肉的關系、魚和水的關系、種子與土地的關系、學生與老師的關系、仆與主的關系等等,這些都強調(diào)的是群眾的地位與作用,告誡我們要牢記自己的身份。我是誰?有位領導干部用非常形象的比喻,回答了這個問題。他說,黨員領導干部就是“110”“114”、“119”。“110”,就是有求必應,只要是群眾的訴求,必須認真對待,能辦馬上就辦,不能辦的事要耐心解釋,千萬不能讓臉難看、門難進、事難辦傷了群眾的心。“114”,就是有問必答,認真落實政務公開制度,對群眾要講誠信,上面有政策能辦的事,要一件一件抓好落實,把實事辦實、好事辦好,千萬不能糊弄群眾。“119”,就是有難必幫,視群眾為親人,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人民群眾,為他們服務,在群眾遇有冷暖疾苦等祈盼之時,及時捧上溫暖之心,伸出溫暖之手。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,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;只有把群眾當親人,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。作為一名黨員干部,不論地位有多高,權力有多大,都沒有資格凌駕于人民群眾之上,都不該有任何特權思想,決不能搞特殊化,要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。

?

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服務號
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訂閱號